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2:04:56   浏览:958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

(1985年1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必须将法律交给广大人民掌握,使广大人民知法、守法,树立法制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同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作斗争,保障公民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在公民中普及法律常识,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实现我国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和总任务,具有重大的意义。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认为,国务院提出关于在公民中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草案)的议案很重要,很适时,并决定如下:
一、从一九八六年起,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中,普遍进行一次普及法律常识的教育,并且逐步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二、普及法律常识的重点对象,是各级干部和青少年。各级领导干部,尤其应当成为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表率。
三、普及法律常识的内容,以《宪法》为主,包括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等方面基本法律的基本内容,以及其他与广大干部和群众有密切关系的法律常识。各部门还应当着重学习与本部门业务有关的法律常识,各地区还可以根据需要选学其他有关的法律常识。
四、学校是普及法律常识的重要阵地。大学、中学、小学以及其他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设置法制教育的课程,或者在有关课程中增加法制教育的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并且把法制教育同道德品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五、要编写简明、通俗的法律常识读物,紧密联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普及法律常识的宣传教育,努力做到准确、通俗、生动、健康。要扎扎实实,讲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
六、普及法律常识,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应当认真向本系统、本单位的公民进行普及法律常识的教育。报刊、通讯社和广播、电视、出版、文学艺术等部门,都应当把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法律常识作为经常的重要任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决议的实施的领导,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宣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决定

安徽省宣城市人大常委会


宣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决定


(2005年4月11日宣城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人大常委会”)就加强自身建设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加强市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的直要性
市人大常委会肩负着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本市范围内得到遵守和执行,讨论、决定本市重大事项,监督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检察院等重要职责。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发展,只有不断加强市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才能更好地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开创我市人大工作的新局面。
二、加强市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加强市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市委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不断加强并改进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推进我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主要任务是:按照“坚持党的领导,代表人民利益,依法履行职责,推进依法治市”的要求,通过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履职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和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使市人大常委会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务实高效、作风过硬、团结协作、勤政廉洁的领导集体。
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进一步加强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党的观念,自觉贯彻执行党委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人大工作。进一步增强大局观念,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主题和一主两翼”战略,促进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依法履行职责。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不渝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把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四、加强履职能力建设
要不断增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能力,不断增强实现党委意图和主张的能力,不断增强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能力,不断增强依法监督的能力。
增强履职能力,必须理清“坚持一个根本,围绕两大主题,处理好三个关系,突出四大工作重点”的人大工作思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起来;自觉围绕发展这个中心、围绕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来开展工作;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行使权力的关系,正确处理支持与监督的关系,正确处理依法独立办案与人大依法监督的关系;保证宪法和法律法规在本市范围内得到正确实施,对一府两院”的工作开展卓有成效的监督,围绕人民当家作主这一主题积极有效地开展代表工作,不断提高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能力与工作水平。
增强履职能力,必须努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掌握行使职权所必备的知识,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议事能力;积极探索与人大特点相适应的工作方法,善于在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确立人大工作着力点,找准人大工作切入点,通过综合运用各项法定职权,推动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善于沟通,及时把握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密切人大代表同广大人民群众和国家机关之间的联系,营造有利于人大工作顺利开展的社会环境。
五、加强制度建设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集体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依据法律法规认真清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行之有效的认真坚持,对不够完备的及时修订,对需要补充的抓紧制定,努力形成科学合理、高效运行的机制,以保证市人大常委会各项职权的有效行使。
六、加强工作作风建设
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做到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中,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进一步畅通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不断夯实履行职权的群众基础,保证市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的职权能够更好地集中人民的共同意志,更好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同时,主动接受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与指导。
七、加强廉政建设
要切实做到廉洁自律、勤政为民。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廉政建设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正确行使权力,决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以身作则,严于律已,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做勤政廉洁的表率。
八、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对内形成好风气、对外树立好形象”的要求,不断加强机关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弘扬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精神,营造人大机关干部成长的良好环境,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纪律严的工作队伍。进一步健全各工作机构、办事机构,改善工作条件,增强为市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服务的功能。




青海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暂行规则

青海省人民政府


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3号


  《青海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暂行规则》经1998年6月23日省人民政府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颁布施行。

                          1998年6月29日
           青海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暂行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拟作出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机关)以及与听证相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前款所称较大数额罚款,是指对非经营活动中公民的违法行为处以500元以上、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处以1000元以上,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处以10000元以上的罚款。行政机关确需拟定高于或者低于上述规定的较大数额罚款标准的,应报青海省人民政府法制局批准并公布后方可实施。
  国务院有关部门对举行听证的较大数额罚款另有规定的,可按其规定执行。


  第三条 听证遵循公开、公正的原则。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应公开举行。


  第四条 当事人与案件调查人在听证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第五条 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听证的权利。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听证工作实施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 听证机关和听证主持人





  第七条 听证由拟作出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组织。
  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委托实施行政处罚的,由委托的行政机关组织听证。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拟共同作出行政处罚,需要听证的,由共同作出处罚的行政机关组织。


  第八条 听证主持人由行政机关负责人或其指定本机关法制机构工作人员等非本案调查人员担任。


  第九条 行政机关根据案件需要,其负责人还可指定若干名非本案调查人员协助听证主持人进行听证。


  第十条 听证主持人独立行使职权,不受非法干预。


  第十一条 听证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也可申请回避:
  (一)本案的调查人;
  (二)当事人或者本案调查人员的近亲属;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以及与本案处理结果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员;
  (四)与本案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听证公正举行的。
  听证主持人是否回避,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决定;其他人员是否回避,由听证主持人决定。

第三章 听证参加人





  第十二条 依照《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拟作出适用听证程序行政处罚要求听证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当事人。


  第十三条 行政机关拟作出适用听证程序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调查、检查、取证工作的人员是案件调查人员。


  第十四条 同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要求参加听证,是否准许,由组织听证的行政机关决定。行政机关认为必要时,也可通知第三人参加听证。


  第十五条 根据当事人委托,以当事人名义参加听证的人是代理人。
  代理人参加听证应由当事人出具委托代理书,明确代理权限。


  第十六条 当事人享有下列权利:
  (一)要求或者放弃听证;
  (二)依照本规则申请回避;
  (三)对案件的事实情况和适用处罚的法律依据等进行申辩、举证和质证;
  (四)对听证笔录进行审核、补充或者修正;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四章 听证的告知和受理





  第十七条 行政机关在作出应当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以书面方式告知当事人有听证的权利。


  第十八条 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自收到听证告知书次日起3日内,向行政机关书面或口头提出听证要求。当事人口头提出听证要求的,行政机关应记入笔录。
  当事人明确提出放弃听证权利的,不得对本案再次提出听证要求。


  第十九条 当事人超过期限提出听证要求或者不符合听证条件的,行政机关应当在3日内书面告知当事人不予听证。

第五章 听证程序





  第二十条 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当事人听证要求之日起3日内,确定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并在举行听证的7日前,将听证通知书送达当事人及其他有关听证参加人。
  公开举行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在听证举行前3日将听证的案由、时间、地点公告。


  第二十一条 听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
  (二)听证的事项;
  (三)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四)听证人员的姓名;
  (五)告知当事人申请回避的权利;
  (六)听证机关签章。


  第二十二条 听证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案由及听证纪律;
  (二)核对案件调查人和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的身份;
  (三)宣布听证的组成人员,交待听证中的权利和义务,征询当事人是否申请听证人员回避;
  (四)案件调查人提出当事人的违法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及法律依据,由当事人或其代理人进行陈述、申辩和质证;
  (五)听证主持人就案件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依据进行询问;
  (六)案件调查人、当事人作最后陈述;
  (七)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结束。


  第二十三条 听证的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现场笔录、视听资料、当事人的陈述等。
  所有与认定案件事实相关的证据都应当在听证中出示、并经质证后确认。


  第二十四条 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并载明下列事项:
  (一)案由;
  (二)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三)当事人的姓名、名称、法定代表人及委托代理人,案件调查人的姓名、职务;
  (四)听证主持人、听证员、书记员姓名;
  (五)案件调查人员提出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及法律依据;
  (六)当事人陈述、申辩和质证的内容;
  (七)其他需要载明事项;
  (八)听证参加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二十五条 听证结束后,听证主持人应当将听证笔录交当事人和案件调查人员核对无误后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由听证主持人在听证笔录上记明情况。
  听证笔录中有关证人证言部分,应当交证人审核无误后签名或者盖章。
  听证主持人应当对听证笔录进行审阅,并写出听证意见书。


  第二十六条 听证笔录应当作为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依据。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中止听证:
  (一)当事人死亡或者解散,需要等待权利义务继承人的;
  (二)当事人或者案件调查人员因不可抗力事件,不能参加听证的;
  (三)需要对有关证据重新调查或者鉴定的;
  (四)其他需要中止的情形。


  第二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听证:
  (一)当事人撤回听证要求的;
  (二)听证通知书送达后,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听证的;
  (三)当事人死亡或者解散满3个月后,未确定权利义务继承人的;
  (四)将要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改变,已不属听证范围的;
  (五)其他需要终止听证的情形。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组织听证的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


  第三十条 本规则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规则自颁布之日起施行。